宁城县大城子镇万亩番茄园区。
初秋时节,万物渐丰。在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千余栋大棚交错坐落在万亩番茄园区内,再过不久,这批反季节种植的大棚番茄将从这里运送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餐桌或卖场,为当地种植户带来又一笔可观的收益。
(资料图片)
“越冬茬纯收入8万多元,夏茬还能收入4万多元,这座大棚保证了一家人的小康生活。”说起大棚收入,大城子镇农民于兴海满心欢喜。
宁城县一肯中乡种植的尖椒条形修长,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大城子镇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适合种植大棚番茄。“我们这儿的番茄不仅维生素C含量高、果形正、颜色好,并且耐储运,很受商超和大型批发市场的青睐,还能与南方种植的番茄错峰上市,经济效益很高。”大城子镇镇长钱龙玉说,如今,这里很多村民都承包大棚来种植番茄,年收入能达到10余万元,有些人的年收入甚至达到50万元。
自1996年开始,宁城县一直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首选产业来推。全县建成辣椒、茄子、番茄、黄瓜、韭菜、食用菌6个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园区,64处日光温室千亩园区,设施农业专业村58个。“宁城黄瓜”“宁城尖椒”“宁城番茄”“宁城滑子菇”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反季节蔬菜已经成了畅销京津冀等城市的“抢手货”。
宁城县一肯中乡万亩辣椒园区内成熟的尖椒将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
目前,宁城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2万亩,年产蔬菜126万吨,产值53亿元,不仅增强了宁城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赤峰市蔬菜输出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蔬菜生产基地,京津沪地区反季节蔬菜重要供应基地和全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赤峰市每年向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200万吨以上。
大批量蔬菜稳产保供的背后是赤峰市多年来不遗余力发展设施农业,建好“菜园子”、托稳“菜篮子”的有力实践。近年来,赤峰市以稳步扩面、提质增效、均衡供应为导向,不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深入推进智慧化、机械化、节水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动设施农业改造升级。目前,全市共新建塑料大棚1000亩,完成旧棚改造1500亩;设施蔬菜在田面积16.9万亩,产量50万吨以上。
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公主岭现代农业产业园。
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积极夯实产业基础,铆足发展后劲,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种植种类上都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全市规模化设施农业园区1215处,其中,万亩以上园区9处,万亩以上设施农业集聚区2个,千亩以上园区245处;种植品种主要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果菜类蔬菜和食用菌、果树、西甜瓜、花卉等。
2022年底,赤峰市设施农业产值162.2亿元,其中,设施蔬菜产值144.72亿元,设施蔬菜已实现全年生产,四季上市的良好局面。
今年,赤峰市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计划以“普及型”“升级型”和“高端型”3种改造提升方式为路径,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公司股份制经营为保障的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建设思路,分5年完成赤峰市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面积58万亩,继续朝着农牧业强市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辆满载着2万斤圆白菜的货车缓缓驶入北京丰台岳各庄批发市场,这是来自林西县官地镇新民村岳各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首批成熟蔬菜。
宁城县“普及型”改造项目已在大城子镇、小城子镇、一肯中乡等6个乡镇完成改造面积0.72万亩;“升级型”改造项目已在天义镇、汐子镇、大城子镇等3个乡镇完成改造面积0.21万亩;“高端型”引进项目已引进安信数字种苗工厂项目、山东王健数字农业示范项目和江苏绿港数字农业示范项目,完成智能玻璃连栋温室1.2万平方米……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在赤峰市设施农业重点旗县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赤峰市以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数字赋能,推动设施设备、农事决策智能化,通过5年的改造提升,全市设施蔬菜综合产能可达584万吨,总产值可达240亿元以上。”赤峰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圣合说道。
如今,在广袤的田野上,赤峰人铆足干劲、奋勇而上,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努力建好“菜园子”、托稳“菜篮子”,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贡献着赤峰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王塔娜
编辑:段丽萍